每个人留学的方式都不一样,有人重学业,有人重体验。 身边真的有到了英国就一心扑到学业上的人,有些因为转专业,英文磕磕绊绊,专业知识也尴尬至极,所以,基本他们就驻扎图书馆和宿舍了,听课堂录音,翻阅各类文献,补充专业知识,写学术论文还有各种报告,他们没怎么去过英国其他城市,更不用说趁着假期环游欧洲,这种人读得是硕士,但是过着和某些苦逼博士一样的日子。我不怎么相信有天生学霸的存在,我只是知道,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最后,这类人在权衡利弊之下,有的回国了,有的留了下来,但是不管留下来没留下来,或者选择留下来和选择离开的,他们都得到了自己最初想要的,或者还在朝想走的方向努力,梦想照进现实,梦想也可以成为现实。 出国留学,不管你去的英国,美国,还是加拿大,也不过是换了一个环境,一个比中国更好的环境,你可以问问你自己,硕士一年,你泡过多少个小时的图书馆,是否摸透了图书馆搜索引擎,是不是认真读透过一本推荐书目,是不是真正掌握了自学能力。很多人觉得英国硕士只有一年,觉得是不是把中国硕士三年学的东西都压缩在了一年,所以学制才这么短,其实并没有,英国硕士忙里偷闲总有时机,有的学校某些时段甚至可能只有周一有课,其他时间全靠自觉。这就是英国教育和中国教育的区别,英国重在告诉你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去掌握这个方法,这个方法是如何得来,这样的思维过程,是你在英国一年最需要掌握的。 去英国之前,你用不了google, 刷youtube还只能靠偶尔还不太稳定的VPN,到了英国,你大概才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大,google里的世界和某度的世界差距有多少,真正看到欧洲建筑时那种被记忆和历史带到过去的穿越感到底有多强烈;每到一个博物馆分分钟打脸无知的过去,等完成科普再去第二次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去英国之后,你会发现象牙塔外的世界,你一样可以活得很好,遇到很多孤独的时候,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去图书馆,一个人找房子,一个人缴各种bill,甚至一个人规划路线去旅游,就算一个人,你也能做很多事;在集齐各国背景同学的seminar讨论课上听过别人的观点后,你大概才知道,原来有时候我也还蛮浅薄的,原来这个问题还能从这样的角度思考;渐渐的,好像也学会了用辩证的观点去分析,在做决定之前,出现了一个思维缜密的思考过程,to be or not to be, it’s never a question. 但是,有人说,很多地方并不认可英国一年的硕士。 也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说法,中国教育部都认可的学位,为毛还会有地方不认可? 他这里说到‘不认可’,应该是找工作碰壁了。 其实像在北京上海这类大城市,一些外企,跨国企业甚至一些有外国业务的私营企业都偏爱招纳留学生,甚至招聘广告上都会有单独列一条,有留学背景者优先,因为你们特有的海外留学背景,他们会觉得至少你们英文是OK的,如果是银行,因为你花了那么多钱出去,他们会觉得你多少有点钱有点背景,也许能帮银行拉拉存款和理财业务,在选择上,留学生优势明显,当然,排除某些人情世故类的不可控因素。 如果你去了英国,没有想过试图融入,也没有想过学业上一定要达到怎样的目标,一味抱团同胞,该吃吃,该喝喝,该旅游旅游,一年的时间很短,在你甚至都没有感觉到英文有了质的提升时,一看,签证要到期了,再不离开就非法滞留了。 当然,吃吃喝喝也是好的,因为你在体验,体验异国风味,这是属于你的人生经历,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在你旅游的时候,你眼界更加开阔了,你去过了很多这辈子可能不会再去第二次的地方,这不是你身边的人谁都可以走过的路。(这段纯粹写给身边的某个富二代学渣,不过,还是请接受我无限的羡慕之情!!!) 其实,怎么度过这一年都不浪费,那都是你的经历,你的选择,而且硕士一年消耗下来的几十万,怎样也能赚回来,也就是个时间问题 没有梦想,也可以远方,可能到了远方,你才会拥有真正属于你的梦想,也没人说过,梦想和远方就一定要发生点什么关系